发布时间:2025-09-21 作者:重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点击次数:34
2025年9月13日,“2025年第一届城乡安全韧性与防灾疏散研讨会”在重庆大学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主办,重庆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城市规划系、智慧疏散与安全研究中心共同承办。会议吸引了防灾减灾及安全疏散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业界代表以及院校师生踊跃参会,大家齐聚一堂,围绕韧性城乡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多灾种耦合风险防控、智慧应急管理技术与平灾结合空间规划技术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开幕式:嘉宾致辞,共启研讨盛会
开幕式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技术系副系主任张海滨副教授主持,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党委书记李和平教授,以及该实验室学术委员、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周铁军教授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们不仅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了诚挚的欢迎,还预祝本次研讨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为会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术报告:五场聚焦,多维度深入探讨
本次研讨会精心设置了五场学术报告,每场报告都聚焦不同的核心议题,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
第一场:城市安全治理技术前沿洞察
第一场报告由张海滨副教授主持,主要围绕城市安全治理技术展开。天津大学左进副教授、同济大学戴代新副教授、重庆大学李云燕副教授以及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杨根讲师分别登台。他们分别就时空大数据驱动城市安全治理、雨热灾害复合风险智能识别、神经网络系统支持城市空间形态韧性、AI时代城市灾害敏感区评估等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强调了技术应用与规划策略在城市安全治理中的重要性,为城市安全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场:建筑空间安全防控与应急疏散实践探索
第二场报告由左进副教授主持,聚焦建筑空间安全防控与应急疏散。光辉城市(重庆)科技有限公司CEO宋晓宇、西南科技大学王大川副教授、重庆交通大学万展志讲师与董文静讲师分别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他们探讨了数字孪生平台应用、Goahead建筑行人仿真软件、会展建筑应急疏散、高铁客站动态服务容量管理等内容,为实际建筑设计中的安全防控与应急疏散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第三场:乡村与社区应急疏散跨学科研究
第三场报告由李云燕副教授主持。中国农业大学冯旭副教授、西南民族大学熊健吾副教授、西华大学秦媛媛讲师、绵阳师范学院陈张雷特聘副教授结合实际案例,研究了乡村应急疏散规划、高海拔山区村庄疏散特征、老龄化社区疏散瓶颈、开放式屋面绿化空间应用等问题,并呼吁加强跨学科合作,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应急疏散中的难题。
第四场:地下空间安全疏散设计新视角
第四场报告由王大川副教授主持,以“地下空间安全疏散设计”为主题。重庆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崇、杨瑞航、李超分别围绕深地空间应急疏散虚拟现实实验、深地复杂换乘站设计、深层地铁站亚安全区设计有效性进行了分享,为地下空间安全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第五场:城市应急避难与安全疏散实证研究
第五场报告由秦媛媛主持,主题为“城市应急避难与安全疏散”。西南科技大学吴思琳、马和李、张紫薇及西南民族大学张梦龙、重庆大学唐浩鸿(均为硕士研究生)分别探讨了西南地震多发区村镇寻路行为、山区避难所设计优化、疏散路径选择影响因素、地铁换乘站商业通行效率影响等问题,通过实证研究为城市应急避难与安全疏散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会议意义:推动发展,助力城乡安全韧性提升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泛,从宏观的城市规划到微观的建筑空间设计,涉及多灾种风险防控与智慧应急管理等关键议题。未来,将以本次会议为重要起点,进一步推动相关理论的完善、技术的创新以及成果的转化,为安全、韧性、可持续的城乡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来源:重庆大学干部培训基地 重庆大学干部培训联系电话:023-8605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