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3 作者:重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点击次数:0
2025年5月7日至9日,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副校长饶劲松率队赴云南省绿春县,实地调研并推进学校定点帮扶工作,看望慰问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挂职干部及驻村书记。绿春县委书记何阳、县长张猛全程参与相关活动。
教育文化双轮驱动 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王树新一行先后走访绿春县民族文化工作队、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及大兴镇大寨民族小学,实地考察学校援建的场馆设施建设进展,并就后续优化方案作出部署。期间,他与正在开展公开课的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深入交流,提出教学指导建议,并揭牌“重庆大学博雅皓月书画苑”。此举标志着学校在绿春县教育帮扶、文化振兴领域进一步深化布局,通过艺术教育浸润与公共文化空间升级,为乡村人才培育注入新动能。
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激活乡村振兴引擎
调研组重点考察了重庆大学红茶发酵示范基地(沁灵茶业)、定点帮扶农特产品展销点及绿春兴龙紫胶有限公司等企业。王树新强调,学校将依托学科优势,聚焦绿春茶产业提质增效与消费渠道拓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力当地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在绿春担水者水厂,调研组就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技术进行研讨,探索科技赋能生态振兴新路径。
农文旅融合发展 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在戈奎乡虾巴村和加梅村,王树新调研了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示范基地运营情况,实地查看咪丕党员活动室、加梅“儿童之家”等援建项目,并授牌“重庆大学民族文化研学基地”。他表示,学校将通过研学实践、文化传承等载体,推动乡村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协同发展,为绿春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基因。调研期间,王树新还亲切慰问了学校驻加梅村第一书记王祥,对其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校地携手聚合力 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在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上,何阳对重庆大学长期以来的帮扶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2024年绿春县地区生产总值达64.4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位列红河州第二位,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何阳希望学校在医疗卫生、教育、产业等领域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助力绿春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树新指出,定点帮扶绿春县是党中央和教育部赋予重庆大学的政治使命。2024年,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围绕“五大振兴”和健康乡村建设,推动帮扶工作与育人实践深度融合。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收官之年,学校将严格落实“责任不松、节奏不变、力度不减”要求,聚焦教育帮扶、产业升级、人才培育等重点领域,为绿春乡村振兴交出满意答卷。
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重庆大学2023-2024年度定点帮扶绿春县工作纪实》专题片。王树新代表学校向绿春县捐赠乡村振兴专项资金300万元,饶劲松授牌“重庆大学乡村振兴人才智库绿春工作站”。此外,校友企业重庆龙行艺术学校与绿春县教育体育局签订《绿春县高级中学美育教育合作协议》,标志着校地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
重庆大学国合办、绿春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上述活动。
来源:重庆大学干部培训基地 重庆大学干部培训联系电话:023-8605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