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1 作者:重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点击次数:0
重庆,2024年4月27日——由重庆大学联合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锂电及新材料遂宁研究院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于4月25日至27日在重庆市科学会堂成功举办。12位两院院士、百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及重庆大学校领导齐聚山城,围绕“创新驱动与绿色智能融合,助力化工高质量发展”主题,共商学科前沿与产业转型路径,为我国化工行业“双碳”目标实现注入新动能。
院士领衔开幕式:聚焦“双碳”目标与技术创新
年会开幕式由重庆大学魏子栋教授主持。他向与会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并强调年会作为行业“思想碰撞场”与“合作孵化器”的价值,呼吁通过学术交流“打破学科壁垒,激发创新火花”。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在致辞中指出,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他呼吁学术界“以问题为导向,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培养兼具工程思维与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重庆大学副校长李剑在讲话中介绍了学校在化工领域“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布局的成果,表示将依托锂电及新材料遂宁研究院等平台,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助力行业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
院士报告与圆桌论坛:AI赋能化工变革
开幕式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彭孝军,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其龙、应汉杰等4位院士围绕“绿色催化”“智能分子工程”“生物炼制”等议题作大会报告,揭示了化工领域“双碳”转型的技术路径。
在随后举行的“AI浪潮下的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机遇与挑战”圆桌论坛中,院士们聚焦人工智能在化工流程优化、新材料设计、安全预警等场景的应用,探讨“AI+化工”的融合范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指出:“AI不仅是效率工具,更是重构化工研发范式的核心驱动力,需通过数据共享与算法创新打破‘黑箱’。”
闭幕式:前沿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闭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以“芳烃技术迭代与石化产业绿色化”为题,分享了我国芳烃成套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突破历程,强调自主创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则聚焦生物基聚酯材料高性能化技术,提出“以生物基替代化石基,推动聚酯材料全生命周期减碳”的解决方案。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韩永生教授主持闭幕式,魏子栋教授向与会专家致谢,并与下届年会承办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代表彭冲教授完成会牌交接。
716场报告搭建合作桥梁,重庆大学深化学科布局
本届年会共设置12个分会场,举办716场专题报告,涵盖“绿色催化与过程强化”“智能生物制造”“碳中和材料”等前沿方向,吸引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千余名代表参会。会议期间,多所高校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涉及新能源材料研发、化工流程智能化改造等项目。
重庆大学表示,将持续发挥在锂电材料、智能化工等领域的科研优势,深化与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协同创新,推动学科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为我国化工行业“双碳”转型提供“重大方案”。
来源:重庆大学干部培训基地 重庆大学干部培训联系电话:023-8605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