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30 作者:重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点击次数:0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脚踏实地、奋发进取”的姿态投身民族复兴伟业。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劳动者致以诚挚问候,向受表彰的2426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祝贺。其中,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永忠教授凭借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扛起社会责任,破解肿瘤防治“区域之困”
重庆作为西南地区人口大市,每年新增肿瘤病例超10万例,但防治资源长期集中在主城区,部分区县存在“有设备无技术”“有科室无专科”的困境,农村地区更是缺乏专业防控机构。面对这一民生痛点,吴永忠带领团队深耕肿瘤防治体系建设18载,以“一网一链”模式为支点,撬动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化发展。
从“单兵突进”到“协同作战”
吴永忠首创“院地合作”模式,推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38个区县政府签订共建协议,由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医院输出专家团队、管理体系和技术资源。目前,已建成19家肿瘤分院、27家规范化诊疗基地和105家协作单位,形成覆盖全市的“三级肿瘤防治网”。通过“龙头医院—区域中心—区县基地”三级联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基层肿瘤患者首诊留存率从不足30%提升至65%。
从“治疗为主”到“全周期管理”
吴永忠提出“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五位一体防控理念,构建肿瘤防治共同体。在病前阶段,通过社区筛查、科普宣传降低发病率;病中阶段,推行多学科会诊(MDT)模式,提升规范诊疗率;病后阶段,建立康复随访体系,降低复发风险。数据显示,体系内医院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较2015年提升12%,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下降18%。
创新“四全机制”,打造肿瘤防治“重庆样板”
吴永忠团队以“全要素协同、全层级联动、全链条融合、全时段贯通”为路径,破解肿瘤防治资源碎片化难题。
全要素协同:打破资源壁垒
整合政府、医院、企业、社会力量,形成“政府主导、医院牵头、多方参与”的防控格局。例如,与药企合作建立肿瘤药物保障平台,推动12种抗癌药纳入医保;联合高校开展肿瘤早筛技术研发,开发出适合西南地区的胃癌、肺癌筛查模型。
全层级联动:织密服务网络
以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龙头,指导有条件的二级医院转型为肿瘤专科医院,在区县建立规范化诊疗基地。通过“专家下沉+技术帮扶”,基层医院肿瘤手术量年均增长25%,三级手术占比从不足10%提升至35%。
全链条融合:实现闭环管理
构建“肿瘤登记—科普教育—筛查诊断—规范治疗—康复随访”全周期服务链。在社区设立“肿瘤防治驿站”,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在医院建立“康复之家”,提供心理支持、营养指导等延续服务。目前,体系内肿瘤患者康复随访率达90%以上。
全时段贯通:突破时空限制
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远程病理、远程影像、远程会诊平台,实现基层与三甲医院“同质化诊疗”。2023年,共开展远程会诊1.2万例次,基层医生通过“云课堂”接受培训超5万人次,肿瘤患者县域内就诊率提升至85%。
以榜样为灯塔,照亮健康中国之路
“肿瘤防治是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吴永忠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医防融合”模式,推动肿瘤防治体系向乡镇、村社延伸,力争到2025年实现基层肿瘤筛查覆盖率超50%。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评价,重庆肿瘤防治体系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其“政府主导、医院牵头、社会参与”的模式,有效破解了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难题。吴永忠教授的实践表明,劳动模范不仅是行业标杆,更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排头兵”。
来源:重庆大学干部培训基地 重庆大学干部培训联系电话:023-86056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