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30 作者:重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点击次数:0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重庆大学法学院干部培训中心经深入分析研判,立足于重庆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充分整合重庆大学专家教授以及相关领域顶尖学者、政界智囊等一流师资,经精心筹备,举办“医疗卫生健康系统领导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
一、培训对象及地点
(一)对象:各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卫生健康系统领导干部;
(二)地点:重庆市重庆大学A校区或B校区(地处沙坪坝区,重庆市文化名区,出行便利,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
二、培训内容(下列课程为我们开设的部分课程,可根据主办方要求量身定制课程,课程由各参训单位初选,经双方协商确定课程内容)。
课程模块 |
课程名称 |
学时 |
时事政治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4 |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要义与当代使命》 |
4 |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解读》 |
4 |
|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4 |
|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筑牢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根基》 |
4 |
|
党性教育 |
《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领导力与中国的百年发展道路》 |
4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永远主题》 |
4 |
|
《传承红岩精神,加强党性修养》 |
4 |
|
《弘扬红岩精神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4 |
|
《红岩魂:信仰的力量》 |
4 |
|
世界格局 经济形势 |
《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与国家现代化新部署》 |
4 |
《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形势分析》 |
4 |
|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与中国外交战略》 |
4 |
|
《“十四五”时期的国际形势与开放走势》 |
4 |
|
《“一带一路”战略:中国携手世界的新时代倡议》 |
4 |
|
《最新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前瞻与战略跟进》 |
4 |
|
《当前“新基建”的发展路径及机遇分析》 |
4 |
|
《“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4 |
|
业务能力提升 |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健康服务业发展》 |
4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4 |
|
《新医改与健康管理策略》 |
4 |
|
《药品管理法和疫苗管理办法宣传贯彻及应急突发事件处置》 |
4 |
|
《中西医的形成历史与差异比较》 |
4 |
|
《传承创新省级中医药研究院建设内涵与模式探讨》 |
4 |
|
《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与大品种培育策略与思考》 |
4 |
|
《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与分配方案设计》 |
4 |
|
《分级诊疗与医联体建设》 |
4 |
|
《新医改与疾控管理策略》 |
4 |
|
《基于安全文化和质量改进的现代医学管理》 |
4 |
|
《医患纠纷调处与医患沟通技巧》 |
4 |
|
《加快公共卫生与预防体系构建,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现代化》 |
4 |
|
《新时代医保事业发展形势与挑战》 |
4 |
|
《新时期智慧医院的探索与实践》 |
4 |
|
《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
4 |
|
《依法行医视野下的医疗纠纷防范与医患沟通》 |
4 |
|
《医院的优质服务体系构建》 |
4 |
|
《医院文化建设及品牌建设》 |
4 |
|
《医院绩效管理与薪酬制度改革》 |
4 |
|
《医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
4 |
|
《医疗质量安全及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 |
4 |
|
《健康中国建设与“互联网+医疗健康”现状及趋势分析》 |
4 |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重大疾病预防控制》 |
4 |
|
《从抗疫的经验与教训谈疾病控防与社会治理》 |
4 |
|
《学校卫生标准与学生健康促进》 |
4 |
|
《养老服务中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探讨》 |
4 |
|
《法治视野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
4 |
|
《万物互联网时代的卫生健康信息化创新发展》 |
4 |
|
《加快公共卫生与预防体系构建,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现代化》 |
4 |
|
《数据赋能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创新》 |
4 |
|
《新媒体视角下的健康科学知识宣传》 |
4 |
|
综合素能 |
《国学智慧与工作创新》 |
4 |
《情绪管理与心理减压》 |
4 |
|
《工作关系中的人际沟通策略》 |
4 |
|
《新媒体时代下的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 |
4 |
|
《公务礼仪与工作沟通协调》 |
4 |
|
《党政机关公务写作与技巧》 |
4 |
|
《党政干部法律风险防范与规避》 |
4 |
|
《干部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
4 |
|
亮点单位 |
4 |
|
白公馆、渣滓洞监狱旧址 |
4 |
|
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歌乐山烈士陵园 |
4 |
|
综合素能 |
三峡博物馆、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
4 |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周公馆、桂园 |
4 |
|
红岩革命纪念馆、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饶国模旧居 |
4 |
|
《国学智慧与工作创新》 |
4 |
|
《情绪管理与心理减压》 |
4 |
|
《工作关系中的人际沟通策略》 |
4 |
中心集合重庆大学、中共重庆市委党校、西南大学等驻渝高校的高端师资及各实务部门专家,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级精品组员共享课程”主讲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智库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政协委员等。
四、办班模式、时间及费用
(一)独立办班:由主办单位根据需求拟定培训主题,校方量身定制培训方案,精准施训。
(二)联合办班:受人数及经费限制,达不到独立办班要求的单位可与其他意向单位联合办班,联合办班单位可由校方推荐,也可自行与兄弟单位联系。
(三)培训时间:培训班设置7天,含往返各1天、专题教学3天、现场教学1.5天、学习成果交流0.5天。
五、结业待遇
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颁发重庆大学结业证书,加盖重庆大学印章,成为重庆大学校友。登录重庆大学继续教育非学历结业证书认证网站可查询结业证书:
http://222.198.128.132:8080/certificate/login.jsp。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谭老师
联系电话:023-86056443 17353236655(微信同号)
电子邮箱:tanjianghai@cqu.edu.cn QQ:215165008
地 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B区